【縫機商貿新觀察專題】福建:自動化設備方興未艾
- 福建的紡織服裝、箱包、鞋帽等產業一直相當發達,尤其在晉江、石獅等地區,是當地最重要的支柱產業。這些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多年來一直受困于用工成本的持續上漲,缺工問題也日益嚴重。在此背景下,服裝等縫制產業不斷外遷,規模持續萎縮。因此,能有效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自動化縫制設備開始受到縫制工廠的青睞,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發展潮流。
市場需求持續走低
據石獅市昌億針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許英宜介紹,當地縫制設備市場于清明節后進入淡季,但行情好于往年同期。
回顧過去的這一輪火爆行情,許英宜說,市場去年11月開始出現脫銷行情,今年年初最為緊張,經銷商需要“搶”貨。他笑稱因公司與供應商業務員關系好,能搶到貨,不至于丟失太多訂單。
▲ 石獅昌億公司
據許英宜介紹,福建服裝工廠外遷現象由來已久,已經持續十多年了。主要原因是內地用工成本低,本地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服裝生產行業。
服裝等縫制工廠的外遷導致產業規模萎縮,縫制設備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近年來石獅地區縫制設備經銷商的數量只減不增。
以制鞋業為主導產業的晉江,產業發展狀況及設備市場行情和石獅大同小異。
泉州市信義機械貿易有限公司以經營制鞋設備為主。公司總經理洪如意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晉江縫制設備市場自6月開始進入淡季,行情略好于往年同期。剛剛結束的那一輪火爆行情始于去年11月,在持續半年的時間內,市場呈供不應求局面。“那時候,經銷商要先打款給設備廠家,然后等對方發貨”,洪如意說。其個人認為市場供不應求主要是因為去年廠家沒有備庫存,而廠家沒有備庫存的原因之一則是缺少資金。洪如意指出,目前經銷商拖欠廠家貨款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
洪如意認為,雖然市場有半年左右的時間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但實際上市場需求并沒有增長,甚至還不如往年。他說晉江地區制鞋企業購買縫制設備多以更新換代為主,基本上沒有擴產和新廠開工的情況:“現在即使有新廠開工,也不會從市場上購買新設備,而是向有閑置設備(設備多過工人)的同行租賃或者購買”。
由于近年來晉江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當地制鞋企業和從業人員持續向內地遷移。即使沒有外遷的鞋廠,規模也在縮小。洪如意指出,目前制鞋工廠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工。
自動化是發展趨勢
為了應對缺工問題,福建的服裝廠和鞋廠都選擇以自動化設備為生存和發展的突破口。各種能顯著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的自動化、智能化縫制設備開始受到縫制工廠的青睞并迅速形成勢不可擋的潮流。
在服裝生產領域,近年來最火爆的自動化縫制設備當屬全自動模板機,福建地區也不例外。據許英宜說,昌億公司自2014年開始銷售模板機,銷量至今以每年翻倍的勢頭增長。他說,第一批模板機主要用于羽絨服、棉服的加工,后來逐漸擴展到運動服、沖鋒衣等生產領域。“可以說,現在只要有口袋、拉鏈的服裝,都可以用模板機生產”,許英宜說。他指出,未來模板機的應用領域還將不斷延伸。服裝廠采用模板機生產,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依賴熟練工,生手經過短時間的簡單培訓后即可操作機器。這對長期受困于用工成本高和招工難的服裝廠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吸引力。
許英宜認為,縫制設備經銷商當前面臨的挑戰,還是繞不開市場惡性競爭。他說,兩三年前賣一臺模板機還有兩萬元毛利,現在只有區區幾千元,而且他認為未來模板機的利潤空間還會繼續萎縮。但他同時指出,困難面前機遇還是有的,縫制設備銷售屬于服務行業,經銷商需要增強服務功能,光賣傳統的平包繃產品是無法生存的。為了應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發展趨勢,昌億公司未來將重點培養技術服務人員,為用戶提供更多有技術含量的增值服務,以此避開傳統產品的價格競爭。
許英宜表示,面對日漸萎縮的市場,昌億會選擇堅守,并致力于從賣傳統機器向提供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及相關技術、服務方向的轉型。據悉,昌億目前正在探索“聯盟銷售”的模式:聯手自己沒有代理的其他設備供應商,如自動裁床、吊掛系統等,向用戶提供整廠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
許英宜對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縫制設備市場前景表示看好。其依據是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市場潛力巨大,其次,傳統設備的更新換代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和石獅服裝生產企業熱衷于采用自動化縫制設備一樣,近年來,自動化縫制設備也在晉江制鞋領域大行其道。原因很簡單,工廠只有采用自動化設備,才能應對日益嚴重的缺工難題。“比如用自動剪線的羅拉車和電子花樣機替代普通羅拉車,還有采用機械臂作業,總之工廠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省工、提效”,洪如意說。
▲晉江信義公司
洪如意分析指出,縫制設備經銷商普遍出身機修工或者業務員,本身文化知識、技術水平有限,面對如今的自動化潮流明顯跟不上節奏,所以必須引進高素質人才,包括技術、管理等各方面的優秀人才。他認為,未來經銷商比的是技術和服務,而不再是產品價格。企業要引進技術人才,同時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這才是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廠家生產的設備是一模一樣的,但用戶的需求卻各不相同,比如同電子花樣機,有的用戶買來生產服裝,有的買來生產鞋子,有的買來生產箱包,不同產品的生產工藝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經銷商對設備進行必要改裝或者添加輔助裝置,而這些工作必然需要依賴技術人才”,洪如意說。
其次,是提供顧問式的營銷服務,為用戶提供省工、高效的生產模式,信義公司正在聯手設備生產企業,開發能替代人工的機械臂。
再次,是為用戶提供員工培訓服務,包括機器的使用保養等方面。這也是經銷商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洪如意介紹,目前晉江制鞋設備市場仍然以價格和付款方式作為主要競爭手段,信義公司堅決不參與價格戰,而是立足于為用戶提供高附加值的技術服務。
和石獅一樣,由于市場萎縮,近年來晉江的縫制設備經銷商數量不斷減少、轉行。洪如意認為這一趨勢未來還將持續。他指出,未來能生產下來并發展壯大的經銷商,一定是能為用戶提供各種技術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