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產業新變局——菀坪:金億
- 金億:做最好的傘齒輪
蘇州金億精密齒輪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業生產各類小模數螺旋傘齒輪。金億公司擁有國內一流的傘齒輪技術人才,不斷吸收消化當今國際傘齒輪制造的尖端技術和工藝,不斷拓展各領域的傘齒輪開發,目前涉及縫紉機、園林氣動工具、直交減速電機、角磨機、電錘、自動門電機、粉末冶金等行業。金億團隊善于創新,勇于挑戰。公司從2012年開始研發準雙曲面齒輪,目前已經完全具備開發準雙曲面齒輪的能力和技術,成功開發出了多款傳動比大于10,偏置距大于10,小齒輪數少于3的準雙曲面齒輪。
縫紉機傘齒輪是金億的主打產品,產值占比達70%以上。該公司目前月產平縫機傘齒輪15萬套(60萬只),羅拉車傘齒輪2萬套(10萬只),厚料機傘齒輪2萬套(8萬只),雙針機傘齒輪5000套(2萬只)。此外,金億公司還生產9820圓頭鎖眼機傘齒輪等產品。
金億提升產能的策略是機器換人。去年,金億在自動化設備上的投入達到300萬元,今年至今已投入150萬元,計劃年內還將投入300萬元以上。“不創新、不發展就沒有出路”,陳金根說。
目前,金億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員工只有50人。如此優異的業績,主要得益于公司堅定推進自動化生產。陳金根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在絎磨這道工序,過去是10個工人用10臺絎磨機進行加工,現在是4個工人操作4臺機床。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都得到了提升,還節省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機床不需要熟練工”,陳金根說。他指出,對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業來說,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是大勢所趨。他說:“采用自動化設備,一個人可以看十幾臺機器,金億未來將實現自動上下料生產,無人工廠、24小時生產黑燈工廠是我們的發展目標。”
據陳金根介紹,金億公司近年來經營成本持續上漲。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毛坯)成本構成了金億的主要成本。產品價格方面,金億分別于去年3月和今年1月將產品價格上調了5%。“產品價格的漲幅遠沒有成本漲幅大,企業利潤空間在持續萎縮”,陳金根說。他同時指出,應對這一局面的有效措施就是采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降低對熟練工的依賴程度,節省用工成本,這方面的效果已經顯現。
陳金根對縫制設備行業的前景充滿信心,他表示金億將繼續深耕縫紉機傘齒輪制造,不斷將產品做精,將系列做全。目標在2年內將縫紉機傘齒輪做到行業最大、最好。他強調說,金億的定位是做精、做久。
金億公司一棟4層共3600平方米的新廠房于今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年內建成投產。屆時公司的產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平縫機傘齒輪的月產量將達到20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