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產業新變局——菀坪
- 菀坪:從大而全走向小而精
1982年2月5日,江蘇省吳江縣(現蘇州市吳江區)菀坪鄉(現松陵街道菀坪社區)瑞雪紛飛。在這個極為普通的日子里,發生了一件極不平凡的事情:由當時的中國標準縫紉機公司和當時的菀坪鄉合資聯營的“中國標準縫紉機公司菀坪縫紉機廠”(現標準縫紉機菀坪機械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隨之而來的是當地為標準菀坪公司配套的縫制設備零部件制造業的誕生和興起。30多年來,菀坪這個普通的江南小鎮,因標準菀坪公司的出現,帶動了當地縫制設備零部件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中國縫紉機名鎮”(費孝通1999年題詞)和“厚料機之鄉”。
菀坪是重要的縫制設備零部件生產基地。該地區零部件品種囊括了除旋梭以外的幾乎所有品種,以厚料機、羅拉車和特種機系列為主。線架、傘齒輪、切線組件、牙架等產量最大。產品定位高端、擅長小批量多品種零部件生產是菀坪的主要競爭優勢。
目前,菀坪縫制設備零部件企業的數量比歷史最高峰時期減少了一半。究其原因,王建明指出:縫制設備零部件生產技術要求高,加工難度大,利潤率長期處于過低水平,導致企業投資意愿衰減。同時,行業效益差,薪酬水平低,對從業者沒有吸引力。“當然,這些年活下來的企業日子過得都還可以”,王建明說。
據王建明分析,在傳統機械制造業領域,菀坪所處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吳江地處蘇州灣、環太湖流域,環保政策趨緊,地價房價高漲,推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目前當地零部件生產企業的薪資水平已沒有多少提升空間。因此,其個人表示不看好縫制設備行業的前景。
王建明認為,未來菀坪縫制設備零部件產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小,但在細分市場領域會越做越強:“產品結構持續調整,附加值低的產品被淘汰,產品越來越高端,從大而全走向小而精,從分散的單個零件生產轉向系列化組件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