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產業新變局——寧波:迪信
- 寧波迪信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縫紉機鋁合金零部件研制、開發及生產的股份制公司。目前,迪信公司擁有日本、德國、臺灣生產的加工中心二十八臺,數控車床、銑床、磨床、線切割、壓軸機等百余臺,生產的縫紉機零部件約有1000余種,致力于為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的縫紉機制造企業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迪信公司擁有一支強大的技術骨干隊伍,憑借一流的技術團隊、精良的加工設備、可靠的質量檢測設備和嚴格的生產管理制度,順利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體系。
迪信今年新增6臺加工中心,一名工人可操控2~3臺機器,為了提高設備利用率,加工中心現在實行兩班制。生產線上的主要設備就是加工中心,其他的傳統設備基本已經淘汰掉了,一方面是因為人手緊缺,另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
因為行情異常火爆,訂單數量激增了兩三倍,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受到挑戰,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的二月份。
說到供不應求的原因,迪信公司總經理吳劍磊說,一是供應鏈建設沒有做好,零件生產的上游供應端(如鑄造、電鍍、熱處理、烘漆、澆鑄等環節的生產企業)均屬于高能耗、高污染的重點整治范疇,這些企業的停產或搬離,切斷了縫機零件生產的源頭供應;二是去年至今年,整機行業的領軍企業均實現了一定體量的產能擴大,零件訂單增幅平均在30%左右,加之行業的周期性因素,需求的突然加速,加劇了零部件的供應緊張。
異型件的生產要實現自動化比較困難,不像標準件那樣可以實現大批量生產,進而形成價格優勢。據吳劍磊介紹,迪信近年來經營成本持續上漲,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都在漲價。因為迪信全部生產異型件,有時候是小批量生產,需要定制,價格就會高。迪信公司在內部盡可能消化的基礎上決定提價5%~6%,而企業利潤率卻還在不斷走低。
應對產能不足,迪信公司的對策除了上述引進新的加工中心、實施機器換人策略,還強調員工的重要性。企業的發展,有了原材料,有了設備,還要有員工的付出和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吳劍磊對記者說:“零件制作要靠供應商和公司的員工,上游供應商的貨物要靠他們的員工制作,環環相扣,最終還是要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操作上,所以員工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本和財富。迪信以人為本,車間干凈整潔,定期讓員工體檢、旅游,有員工宿舍和活動室,年終都有獎勵,這些都是為了讓員工在公司工作更有動力、凝聚力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