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解放鞋"成國外消費者的香餑餑
- 2005年在中國地攤上廉價到12元一雙,已淡出人們視線多年的“古董”——解放鞋,竟然被一位老外看中,從此改變了它的命運。曾經在中國價格低廉的解放鞋風靡歐美,為什么我們不稀罕的東西在外國人的眼里竟成了無價之寶呢?
由于解放鞋采用純棉材料制作鞋面、鞋里,不結實,戰士們經常是一年穿破五六雙解放鞋,解放鞋透氣、透濕性差,容易滋生細菌,常常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而且一旦遭遇雨季訓練和作戰,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后,將解放鞋重新塑造,保持解放鞋的經典樣子,在材料上做了改良使其更舒適更堅固。
改革開放以后,解放鞋大量轉為民用。一雙10多塊錢的解放鞋仍然在農村大量使用,很多進城打工的民工就穿著便宜又實用的解放鞋。
但隨著新式旅游鞋,運動鞋的大量生產和大幅度降價,解放鞋生產的數量越來越少。目前大多的解放鞋出口到越南,緬甸,非洲等不太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
2003年,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班·沃特斯來到上海拓展其家族的石化生意,他發現這里的很多工人和農民,喜歡穿一種設計簡潔的綠色膠鞋。上面印有一個“工”字,顯出了閑適的韻味。
于是,回國之后的“沃特斯”聘請了一位鞋業設計師,告訴他鞋怎么做才會更舒適耐穿,并對鞋子的鞋墊以及制作用料都進行了改良,而且還解決了鞋子的不透氣和容易滋生細菌的難題。正所謂在中國工地土到掉渣的鞋子,竟然成了洋人眼里的寶貝了。
重新塑造后的解放鞋保持了原來的經典樣子,這些解放鞋在國外出售,作為很有中國元素的“解放鞋”,沒想到受到了外國人的熱捧,居然還登上了歐美時尚界的大雅之堂,一雙賣到75美元。
如今在外國75美元一雙的“解放鞋”都賣斷貨。在國內,有些年輕人受外國人的影響,再回頭看看解放鞋時莫名覺得漂亮,也紛紛購買來穿或者是自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