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梭結構電子花樣機勾線機構的調整與整修
- 擺梭結構電子花樣機勾線機構由針桿、機針、梭床、梭托、擺梭、梭床蓋組成。勾線時有梭托護針,脫線時通道光滑順暢,做厚、硬織物時有明顯優勢,但如果縫線質量出現問題,底面線調整不好,再加上操作失誤,會造成卡線故障,需重新調整勾線機構。
(1)針桿高度的調整。
針桿下降到下死點位置,使用DP×17機針時,針桿第二刻度線剛好露出針桿下套。如圖1所示,如碰到針桿下套位置不準,可按標準機器,做一個針桿下套到針板長度的定規,對同一類機型統一下套標準;如碰到單個機型,下套定位不準,可參照其他的花樣機的定位,機針降到下死點時,梭托基本在機針針孔的中間。運轉時,梭托尾部和擺梭尾部要有間隙(1毫米),如果間隙小了容易斷線,如果間隙大了會發出噪聲(圖2)。
如圖3所示,機針下降到和梭托護針交匯時,一手轉動手輪,一手大姆指埃著機針,兩者相交時,大姆指有輕微的感覺,此時為最佳間隙,即為0。如手感有機針變形的感覺,說明間隙小了,會影響機針線環行成。如沒有一點手感,說明間隙大了,沒有起到護針作用,會造成毛線、跳針,甚至會損傷擺梭尖。
機針在下死點時,先把梭托護針調到超過機針左端約4毫米左右,裝上擺梭,梭尖轉動到機針中心時,梭尖基本在機針勾線平臺中央(圖4)。對梭尖修整變短的擺梭,不要調整勾線時間,如果提前,改變了脫線位置,會收不緊線,還會造成跳針,下降針桿作用不大。
擺梭尖勾線時和機針的間隙接近零,具體的做法是把擺梭轉到勾線位置,用手指握住擺梭芯,左右、前后擺動,手感梭尖未碰到機針勾線平臺,目測基本沒有間隙即可(圖5)。
使用粗的縫線,機器卡線后梭托容易變形,變形后孤形變大,護針向外頃斜。具體表現為擺梭和梭托的間隙變大,梭托護針碰撞機針。校正時用螺絲刀插入梭床和梭托之間,用力向梭托方向撬(圖6)。撬到裝上擺梭,梭托和擺梭之間的間隙在1~2毫米之間,轉動手輪看梭托護針是否還碰撞機針,如碰撞,用螺絲刀對準護針用小錘或手鉗往里敲,直到符合標準為止(圖7)。
機器卡線容易使擺梭尖損傷,嚴重的無法使用,如果不想報廢,可用亞孤焊把梭尖損傷部分用硬度高的鋼絲焊接一段,再按新梭尖的尺才形狀整修好,這樣擺梭可繼續使用。本刊2004年已介紹過,這里不在重復。梭床蓋使用久后,和擺梭接觸部分會磨損,是擺梭前后間隙增大,可用一張水磨沙紙放在平面上,倒些油,磨平梭床蓋和校床接觸面。梭殼使用太久或卡線后,梭殼和梭床蓋接觸的定位把會變形,造成卡線,可用手鉗修磨定位把,修磨到梭殼把和擺梭斜面平行為好(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