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職業技能競賽首戰武漢火熱開鑼
- 5月28日,星期一。這一天,武漢三鎮處處車水馬龍。頂著早高峰,百余名來自周邊各地的縫制機械維修工紛紛趕到武漢歐亞會展國際酒店,參加在這里舉辦的“中捷杯”全國縫制機械維修職業技能競賽2018-2019新賽季首站選拔賽,一場高手對決即將在此上演!
作為新賽季的首站比賽,大賽吸引了來自武漢、漢川等地的170余人報名,100余名選手參加了現場比拼。
緊張準備場地
抓緊再練一會
新賽季正式啟動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副理事長林建龍、秘書長陳戟、浙江中捷縫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仁舜等賽事組織單位的代表出席了啟動儀式,并共同按動大賽啟動按鈕。
大賽優化升級
大賽為個人職業技能競賽,分選拔賽、總決賽兩個階段,將歷時16個月,在湖北、江蘇、浙江、廣東、河北及緬甸等6-7個分賽區比賽中,選拔出48-56名優秀選手,參加明年在CISMA2019期間舉辦的總決賽。各分賽區前8名直接獲決賽資格、其余決賽名額及候補選手從各賽區綜合比較產生。
強化技能與智能
大賽延續歷屆比賽的淘汰制,首先進行的是基礎理論考試,考試及格者及免試者進入第一輪技能比賽。
不再限于以往的故障判斷考試,第一輪技能比賽擴展到平縫機電路板電器元件測量,電腦包縫機或繃縫機的故障判斷、排除及調試和參數設置縫紉。最引人注目的是,本屆大賽首次引入對電腦模板機的考核,選手們要進行參數設置、花樣導入及縫紉。
由8位國家級裁判組成的裁判組按國家職業技能考核辦法對選手的比賽內容進行設置和打分,按得分和完成比賽時間決出各名次,取32名進入第二輪技能比賽。
第二輪技能比賽也有別于以往的拆裝比賽,選手們需要在限時內完成電腦平縫機(含電控系統)的拆裝、設定電控參數并調試機器,完成定針縫縫紉。最后,綜合技能第一輪、第二輪成績,按得分和完成比賽時間快慢決出名次。
比賽緊張有序
啟動儀式后,100余名選手開始理論考試,有的冥思苦想,有的洋洋灑灑,大家都認真答題。
待全部人員交卷進入第一輪技能比試時,面對實操現場齊刷刷擺放的5臺包縫機、5臺繃縫機、5臺模板機以及平縫機電路板,氣氛不由為之緊張起來。
選手們依次上陣,僅管有不少人緊張地手直抖,但他們憑借維修技藝的功底,加上對電控設備和模板機的不同理解,努力完成指定任務。
綜合以上兩個階段的成績,裁判組評出了比賽前32強選手進入下一輪比賽。同時,這32人受邀成為“中捷特邀產品顧問”,加入“中捷金藍領技師俱樂部會員”項目。賽后由中捷公司組織選手參觀中捷,針對機電一體化、智能化設備的不斷發展開展交流,并進行為期數日的產品培訓。
下午,以上選手分兩組參加了第二輪技能比賽。拆、裝、調試,選手們抓緊分分秒秒,根據比賽要求進行一道道流程。最終,經過激烈地比拼,劉林、彭超、陳乾分別榮獲冠亞季軍,與陳光鵬、張文超、伍漢華、白濤、毛傳華等選手一起入選前八名,成功晉級總決賽。林建龍副理事長及有關單位領導為獲獎選手頒發了獎杯和證書。
賽后,選手們紛紛談到,通過本次比賽,不僅在理論知識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學習提高,還接觸了很多新的款型和新的功能,強化了實操技術,獲得了與優秀同行進行技術交流的機會。
弘揚工匠精神
全國縫制機械維修工職業技能比賽已成功舉辦四屆,共吸引2634名選手參加比賽,其中有1105名選手通過大賽的各項考核,獲得了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相應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其中11人獲得國家技術能手稱號。
希望選手們利用好行業職業技能大賽這一平臺,互相學習、切磋技藝、共同提高,充分展現當代技能工人的精湛技藝和良好風貌,傳承工匠精神,踐行中國制造,把學練賽融為一體,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為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為行業職業技能人才建設貢獻力量。
根據賽程,下一站浙江賽區選拔賽將在杭州舉行,凡年滿20周歲,有兩年從業經歷的中國公民可就近報名參賽。參賽者需提供個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填寫完整的報名表一份(表格可從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網站www.csma.com.cn、中捷官方網站www.zoje.com下載)。